法制时报 核心提示:2009年,儋州市人民法院在儋州市市委的领导、市人大的监督、市政府的支持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主题,按照“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三个至上”原则,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反腐倡廉集中教育整顿”、“人民法官为人民”等活动,抓好“制度执行年”专项整改。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法院司法改革,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着力在重点工作上下功夫,在特色工作上谋创新,在难点工作上求突破,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和审判水平,全面搞好审判和执行工作,为建设“平安儋州、和谐儋州”和西部中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
全面履行审判职责 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该院在审判任务持续加重、疑难案件不断增多、维稳压力日益增大的形势下,审判工作继续保持了收、结案同步上升,存案稳步下降的“两升一降”的良好势头。在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审判工作任务。
宽严相济惩处刑事犯罪,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在刑事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该宽则宽,当严则严,罚当其罪,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围绕“平安儋州”建设,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破坏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维护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对一度猖獗的“两抢一盗”犯罪案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重从快审结此类案件118件165人,全部予以刑事处罚。在注重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加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积极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共有18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成功调解。积极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将量刑程序纳入庭审,增强了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地规范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自2009年6月省高院确定该院为刑事量刑规范化工作试点法院以来,共对99件案件99人进行试点,最大限度实现了量刑的公正和均衡,为全省法院量刑规范化工作的全面铺开积累了经验,得到了省高院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调判结合化解民事纠纷,努力做到案结事了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注重依法调解,充分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办案原则,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一是加大巡回办案力度,就地调处纠纷。积极配合全省“法律六进”工程,采取巡回办案、就地开庭等方式对群众、职工、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二是加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力度。三是努力提高民商事案件调解率。全年审结的1417件民商事案件中,除法定不能调解的以外,共调解677件,案件调解率达52.7%,调解撤诉率达67.3%。
平等维权加强行政审判,支持促进依法行政 2009年,共受理行政案件59件,同比减少了16.9%,审结59件,结案率为100%。在行政审判工作中,坚持依靠市委、市人大的支持,加强与政府行政机关的沟通。通过审前释明、审中协调、审后答疑等措施,加强诉讼指导,缓解矛盾对立面,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审理了一批矛盾集中、容易激化的涉及土地权属纠纷不服政府处理决定、不服行政机关发证行为等行政案件。
内外结合加大执行力度,维护生效裁判权威 2009年,共受理执行案件398件,执结339件,同比分别减少了16.56%和18.12%,执结率为85.18%,执结标的额达5348万元。逐步实现了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一是以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协助执行网络,畅通协助执行渠道,优化执行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合力作用,加大执行力度,对被列为重点及有财产可供执行的64件案件已全部清理完毕,执结率为100%。二是强制执行了一批案件。在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该院联合公安、边防及当地政府强制执行了13件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三是坚持严肃执法与人文关怀并举,在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关注民生、体恤民情、注重和谐,对特困当事人实施救助。全年共发放了司法救助金25万元。有效地缓解一些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儋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措并举延伸审判职能,为儋州经济发展的大局服务 该院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三区三基地一城一中心”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儋州市人民法院关于为大项目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工作意见》,按照省委、省高院的统一部署,该院积极支持市农村信用联社开展清收不良贷款活动。全年立案清收案件353件,调解321件,共收回不良贷款1200万元。
强基固本凝聚合力 努力提高职业素养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增强院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的核心作用。该院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难点主持调研课题5项,经常性参与重大案件和重要信访的研判,组织化解上级交办的重点涉诉信访矛盾。同时,注重对中层干部的管理考核和能力培养,切实发挥其承上启下的轴心作用。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按照中央、最高院的统一部署,在全院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等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该院紧紧围绕“坚持‘三个至上’,促进儋州审判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参观展览、聆听讲座、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全面查摆了影响和制约该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坚持边学边改的原则,着力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进行了整改,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清醒认识司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引导干警坚定政治方向,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加强司法廉政建设 以开展“反腐倡廉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切实负起贯彻落实“五个严禁”的政治责任,要求党组成员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并把严格执行“五个严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班子作出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审判纪律、财政纪律、廉政纪律等6项承诺,主动接受全院监督。
加强职业能力建设 认真落实《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建立完善网络视频培训、参加培训班培训、本院自主培训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模式,对干警进行岗位培训、专项培训和业务培训。并将受训人员学习情况记载归档,作为干部任职、续职和晋升的重要依据。2009年共有360人次的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把加强法院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法官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重要途径,作为提升法院品位、增强司法公信力、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设立了面积400平方米的室内法官体育活动中心,修建了塑胶篮球场,鼓励干警八小时以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立了“厚德尚法、公正勤廉、明察慎断”为院训。
虚心接受人大监督,积极践行司法为民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该院始终坚持在人大的监督下开展审判工作,不断拓宽接受人大监督渠道,切实增进了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年来,该院通过报告工作、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以及邀请参加旁听庭审和参加执行活动、接待来访和明查暗访等形式,先后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特邀监督员意见60人次。认真处理、按期办结人大、政协的转办件24件。
加强人民陪审员工作 一是大幅增加人民陪审员人数。2009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任命20名同志为儋州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使该院的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了32名。二是大幅提高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数量。2009年,该院原有的12名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各类诉讼案件的审理250件,占全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52%,人均参与案件审理21件,在全省基层法院中名列前茅。三是组织人民陪审员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司法能力和业务水平,保证了人民陪审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
创新机制处理来信来访 2009年,该院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356人次,审阅来信162件,办理有结果的达90%以上,对其中人大等上级机关或领导转办、督办的91件,全部按要求上报了处理结果。5月20日,该院配合省高院在儋州设点集中开展涉诉信访突出问题联合大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当事人29人次,涉及该院的案件21件,对大接访群众反映的案件及问题,做到责任到个人,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努力排查影响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积极救助弱势群体 该院坚持把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作为实践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内容,切实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全年共办理减、缓、免交诉讼费案件16件,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13万元,确保特困群众打得起官司。
夯实基础规范管理,提高司法保障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稳步推进人民法庭建设。2009年7月,白马井人民法庭新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人民法庭的办公办案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加大立案审判大楼的建设力度。建筑面积为2247平方米的立案审判大楼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力争今年6月竣工。立案审判大楼建成后,法院诉讼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三是不断优化审判办公环境。
抓好司法行政管理 以开展“制度执行年”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对该院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存、废、改”集中清理,汇编成书,印发给干警人手一册。
做好法院宣传工作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扩大审判工作社会影响。全年共撰写调研论文8篇,编发简报、信息、图片新闻130期,在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海南日报、法制时报等媒体宣传报道150多篇。
提高诉讼安全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警务保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做好法院值勤、开庭庭审、提押罪犯、执行案件、接待来访等工作环节的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强法警技能培训,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全面提高防范处置能力,确保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回首2009年取得的各项成绩,该院将在2010年突出作好以下几个方面:
四个更加注重,凸现2010年工作重点
更加注重发挥职能,努力服务经济发展。要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以促进发展为首任,以确保司法公正为主线,全面加强和依法开展各项审判工作。审慎调处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充分发挥司法保障职能作用,使法院的审判水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与儋州经济发展的大局相协调、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相匹配。通过审判依法保障金融债权,依法保障企业发展,依法规范经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投资环境,为儋州经济的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更加注重和谐司法,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强化和谐司法理念,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尽可能地把握有利调解的机会和因素,尽可能地多做辨法析理工作,尽可能地促使当事人握手言和,努力实现“胜败皆服、案结事了”的目标。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努力打造“平安儋州”。切实加强执行工作,努力化解重信重访矛盾,不断探索完善化解执行难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善于借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力量,形成共同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尽可能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处理在诉讼之前,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努力践行司法为民。要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把群众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法院工作更加体现民情、反映民意、服务民生。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要积极稳妥处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进一步规范立案接待,加强诉讼指导,提示诉讼风险,完善判后答疑,畅通申诉渠道,落实司法便民和司法救助措施,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
更加注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司法能力。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和司法管理等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地把握司法工作的规律、破解司法工作的难题,努力找准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司法为民的着力点、队伍建设的切入点和法院管理的关键点,确保司法公正与司法高效相统一、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更好地实现人民法院自身科学发展。要把廉政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思想作风建设置于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把司法能力提高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培育法院文化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工作,推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服务大局、团结协作、勤政廉政、作风优良的法院队伍。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提高法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法律精神的能力,认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